五一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燕王行馆大门外。

朱高煦刚刚出门,还未来得及登上驴车,身后便响起了马和的呼喊。

“二公子!”

“马总管如此着急寻我,可有要事?”

朱高煦转过身,面露不悦道。

马和喘着粗气连忙道:“奴婢听说二公子要出门,便一路狂奔,特地赶来护送。”

朱高煦可不是傻子,马和身为燕王府内侍总管,若不经朱棣允许或授意,岂能自作主张跑出来?

“你可想好了,不要后悔。”

朱高煦皱着眉头说了一句,然后也不等马和回话,便抬腿登上驴车,命令康平出发。

半个时辰后。

乾清门外。

“回皇孙殿下,陛下正在批阅奏章。”

当值的内侍躬身向朱高煦传达了朱元璋的意思。

历史上,朱高煦于洪武二十八年才受封为高阳郡王,虽然他穿越后历史已被改变,但他此时还未受封郡王,仍是皇孙身份。

“劳烦内官禀告皇爷爷,就说我会一直在这等他处理完政务。”

朱高煦毫不犹豫的说道。

“殿下此言,可是折煞小的了,小的只是不入流的侍奉,当不得内官称呼。”

年轻的内侍连忙躬身,十分谦虚的回道:“通禀之事,本就是小的职责所在,殿下不必客气。”

朱高煦忽然对这个年轻的内侍产生了一丝好奇,不由得对其打量一番,便见此人身高约六尺,长相却平平无奇,不过气质非常独特,给人一种随和谦逊的感觉。

“殿下稍候,小的这就去通禀。”内侍恭声道。

朱高煦目送内侍离去说道:“有劳。”

朱元璋以批阅奏章为理由拒绝见他,或许是猜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朱高煦身在局中,得失之心太重,忽略了朱元璋并没有年老愚钝,错以为朱元璋起了册立朱允炆为新任储君的念头。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他决定坚持等下去,绝不打退堂鼓。

一个时辰之后。

既不见刚才那位内侍回来,也不见其他侍者来传朱元璋的旨意,只有守门的护卫还站在那里。

总之,等了这么久,朱高煦仍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召见。

被逼无奈的朱高煦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马和帮他弄来了笔墨纸砚,趴在地上临时赶写了一份上千字的建言书。

这份建言分别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册立朱棣、朱允炆为储君的利弊。

当他拿着已经密封起来的建言书,再次来到在乾清门外时,之前的那名年轻内侍又出现了。

“让殿下久等了。”

内侍躬身行礼道:“陛下刚才小憩了一会,小的这才迟迟没有过来。”

朱高煦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小的姓刘,名敬忠。”

刘敬忠说到这里,从腰间解下腰牌,并双手将之奉到了朱高煦面前,道:“请殿下过目。”

朱高煦扫了一眼腰牌,颔首道:“嗯。”

待刘敬忠重新系好腰牌之后,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接着说道:“劳烦刘侍奉将这份建言书呈给皇爷爷陛下。”

“殿下不必客气,小的职责所在。”

刘敬忠仍恭声道。

旁边的守门护卫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所以有些承诺的话朱高煦没法明说,但又不能不说,于是他只好说道:“刘侍奉做的事,我心里有数。”

刘敬忠并不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

他知道朱高煦受朱元璋疼爱,又是燕王府的二公子,而燕王在不久的将来极可能会成为新一任储君,因此与朱高煦为善,也是为了他本人的前途着想。

“殿下稍后,小的这就去。”刘敬忠恭声道。

片刻后,朱高煦的建言书出现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听说是朱高煦趴在乾清门外的地上临时赶写,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很想迫不及待的拆开看看,但他却忍住了,并将刘敬忠唤了回来。

“你去传个口谕给他,就说你小子给咱滚回去老实待着,不要乱来,咱还没有老糊涂。”

刘敬忠恭声称是,行了一礼,便恭敬的退了下去。

对于朱高煦的来意,朱元璋心知肚明,大明储君的人选必须尽快定下,耽误的越久,对朝局的影响就越大,江山社稷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的越多。

就眼下这个局面而言,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册立朱棣为储君,是因为他对朱标的执念在作祟,以至于令其思绪繁杂,妄想纷纭。

他想过朱允炆的不育之疾在未来得到了治愈,还想过从朱允炆的几个弟弟当中挑选一人进行培养,甚至想过把朱高煦过继给朱标。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他也知道此等想法皆是头脑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而且每个想法实施起来都会对大明的未来产生不可控制的巨大影响,极端情况下,大明甚至会二世而亡。

因为有所顾忌,所以朱元璋才会犹豫不决,内心纠结。

言归正传。

望着刘敬忠合上殿门退下后,朱元璋伸了一个懒腰,然后不急不慢的拆开那封书信,读了起来,接着便紧蹙眉头,露出了一副严肃的面容。

“孙臣朱高煦至诚上奏:皇爷爷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创立泱泱大明,从一介布衣至开国帝王,千古未有,可谓英明神武,盖世无双。正因如此,皇爷爷欲择优者继承基业,乃天经地义之事。”

“然,选继业者一事,虽为天子家事,但天子之家事何尝不是国事?为孙者,当为自家爷爷着想,为臣者,当为君分忧,而储君乃国本,若选择不当,必会动摇社稷。”

“孙臣以旁观者之立场,试言立吴郡王、燕王之利弊。若因孙臣措辞不当,惹皇爷爷陛下生气,孙臣甘愿受罚。”

“若立吴郡王,有两利五弊。”

“立之则等于承认其嫡出之身份,为后世立规矩,此利一也。”

“立之则表明嫡长子之子继承权大于嫡次子、孙,为后世定制度,此利二也。”

关于嫡庶之区别,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争议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

当汉武帝的生母受封为皇后之后,他便成了嫡长子,而其生母未被立后之前,他是庶子。

简而言之,立后之后,皇后所出的儿子才是嫡子。

若废了皇后,那么嫡子的身份将不存在。

若皇后病逝,其子仍是嫡子,除非先皇后无子,另立皇后。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有此一说。

“若吴郡王将来继位,为示天子威严,必然弱宗藩而强皇权,诸藩岂会坐以待毙?双方难免武力对抗,从而引发社稷动乱,子孙相残,此弊一也。”

喜欢重生朱棣之子请大家收藏:(www.51yuan.net)重生朱棣之子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推荐阅读: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秦,开局始皇帝求我当太子!开国皇帝之龙起中国一枪刺回大唐这个天国不太平入主大明庶子风流明朝败家子红色莫斯科重生之战神吕布亮剑:老子是丁伟娇妻如云我要做门阀神话版三国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回到古代之开局制造蒸汽机西凉铁骑晚清崛起纵横三国之轮回召唤宋阀士子风流公子风流明末钢铁大亨大文豪浴血兵锋逆天换明极品驸马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娱乐春秋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五一书院搜藏榜: 我要做门阀开国皇帝之龙起中国神话版三国大秦,开局始皇帝求我当太子!一枪刺回大唐入主大明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回到古代之开局制造蒸汽机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天才俏医妃蝶与谍从战狼开始猎杀反派重生法国当文豪魏廷志辰说朝鲜史红楼之开国篇孤夜逢生无法回避抗战之猎敌者骑砍三国之御寇西凉铁骑大明军工帝国大唐:李世民偷听我的心声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春秋战国故事荟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影视:从伪装者开始乱世,虎贲三国之无赖兵王水浒逍遥传
五一书院最新小说: 神煞将星红楼别梦之宝玉立志传一梦入大唐水浒:颠覆宋末尴尬,女仆机器人陪我穿越正统水浒之新宋江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从亮剑开始成为航空之神随波逐唐全面战争之帝国之王乱世,虎贲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穿越三国之董卓传大汉废帝大军师联盟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喜羊羊与灰太狼黎明唐潮风暴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明末第一土匪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大唐双储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三国之子修天下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因我再启战之欲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权疆锁利